我院博士研究生覃祯俊爲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Significant Change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Reef Corals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2015/2016 Global-Scale Coral Bleaching Event”,在海洋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發表,該文圍繞2015/2016年全球珊瑚白化事件對南海南沙群島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影響情況展開研究。
微生物群落在珊瑚共生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對全球熱白化事件對多種珊瑚物種的微生物群落的影響情況的了解還知之甚少。因此,在2015/2016年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期間,作者采集了南海南部南沙群島八種典型珊瑚物種的樣品,並測定了其共生微生物群落、潛在的基因功能和蟲黃藻密度,從而分析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對南海南部多種珊瑚物種共生微生物群落的影響情況。研究發現在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發生期間,所有珊瑚物種的共生蟲黃藻密度均顯著下降。在不同微生物分類水平下,這些珊瑚物種的共生微生物群落α多樣性也顯著地降低。主坐標(PcOA)分析表明,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之前和期間珊瑚共生微生物β多樣性存在顯著的差異,並清晰地分爲兩大組。微生物基因功能預測表明,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期間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的生理發生了顯著地變化,代謝、膜運輸、複制和修複的比例顯著地降低,細胞運動性和信號轉導的比例顯著地提高。此外,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期間,潛在的病原體(如弧菌Vibrio)的相對豐度大大增加(從~0.28% 升至 ~52.92%),而有益微生物(如內共生菌Endozoicomonas)的相對豐度則顯著降低(從~26.10% 降至 ~0.91%),導致珊瑚微生物共生體的生理功能明顯下降。因此,該研究表明,全球珊瑚熱白化事件通過減少共生微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樣性和增加潛在病原體的數量影響珊瑚的健康。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9/2019JC015579
